昨日,民博会“人气爆棚”,大量市民赶在周末最后一天来展会“寻宝”。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创新文化产品、现场亮出绝活的民艺大师成为民博会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葫芦雕刻是烟台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在民博会胶东民俗展区,来自蓬莱的八仙葫芦非遗传承人宋玉良利用手中的工具让大大小小的葫芦“变了脸”,成为一件件精美、实用的工艺品,引得观展市民争相询价、购买。“葫芦与福禄谐音,在民间被视为吉祥物。我把葫芦做成了数十种衍生品,包括葫芦门帘、葫芦灯、葫芦笔筒等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吉祥寓意。”宋玉良说。
此次参展,宋玉良带来的一只高83cm、周长1.1m、重量近40斤的大葫芦成立名副其实的“展会明星”。“这么大个的葫芦,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观展市民围着大葫芦赞不绝口。宋玉良葫芦雕刻作品的内容多以传统国画为主,葫芦上的线条精致,水墨意味浓厚,经上色后,花鸟、虫鱼、走兽、人物栩栩如生。
“这可是个技术活,不多花几年的功夫肯定学不来”在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泥塑展区,一种源自泥土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在朱氏泥塑第三代传承人朱增利的一双巧手下,一件件现场创作出的各色人物塑像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引得观展市民连连赞叹。朱增利向记者介绍,朱氏泥塑的特点是以优质泥土为原料,将特选的纯净泥土与水拌和后闷制到一定时间,掺以优质棉絮,再经铁条反复抽打,待手感滋润后才能用于泥塑制作。朱氏泥塑初创时期以捏制小泥人、小动物为主,经过后代传人的研发已发展到人物塑像。
现场,朱增利在自己的展位前放置了一把椅子,为对泥塑感兴趣的市民现场塑像。塑像尺寸大小在14公分到34
“烟台是胶东剪纸的宝库,有大批的传统纹样需要精心整理、研究和修复,特别是窗染花剪纸,它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展会上,山花奖获得者、烟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郭万祥拿出了他多年来挖掘、整理的胶东剪纸老纹样。“我的这些珍藏都是原汁原味的胶东窗染花,是清代至民国后期的文物。”郭万祥拿起其中一幅《金玉满堂》向记者讲解道,“这幅剪纸是典型的胶东民间传统样式,像这种纹样已经经过了好几辈人的珍藏,这幅作品是我从一位89岁的福山老太太手中收集到的。”
“现在会这种老手艺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农村里也少见有贴窗染花的了。”郭万祥说。多年来,郭万祥的足迹踏遍胶东及陕北,收集到很多剪纸纹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原来简单的民间剪纸纹样的收集逐渐提升到挖掘纹样的内涵,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郭万祥说。(记者 钟嘉琳)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