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该依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如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及其各月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等),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
这种方法是本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全部由其完工产品成本负担。一般在各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很小,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时,为简化核算工作,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类似。因为在产品成本每月都按年初数固定不变,也就是说每月初在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相等,当月发生的费用,全部由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负担。只有在年终时,才结合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计算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一般是在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为稳定、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应用。
这种方法是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另外的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当原材料费用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占的比重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时,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能够使用这种方法,月末在产品能只计算原材料费用,另外的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将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为大约相当的完工产品产量,称为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在产品约当产量和完工产品产量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这种分配方法称为约当产量比例法。
它适用于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同时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又相差不多的企业。
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费用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在分配直接材料费用时,应按产品生产时原材料的不同投料方式,采用不一样的分配程序。
如果原材料是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负担全部原材料费用,即按在产品实际数量与完工产品产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
如果原材料是分次投入,则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负担额应按完工程度确定,此时,在产品应按完工程度折合为约当产量与完工产品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教材p313[例17]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300件,月末在产品40件,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生产费用总额147500元,其中直接材料71400元,直接人工25600元,制造费用为50500元。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分配如下: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确定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是重要的一环,一般是根据月末在产品的数量,用技术测定或其他方法来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程度。若企业具备较健全的产品工时定额资料,也可以按每道工序累计单位工时定额计算该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公式为:
根据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和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就可以计算出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各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的合计数即为某产品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可根据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方法称为定额比例法。
采用该法分配时,直接材料一般按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加工费用一般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教材p314[例18]某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为320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500元,制造费用为300元;本月内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为840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1000元,制造费用为600元。本月完工产品400件,每件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为5公斤,工时定额为10小时;月末在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共计为500公斤,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共计为1000小时。按定额比例法计算分配如下:
根据月末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和各项费用的单位定额,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再将月初在产品费用加上本月生产费用,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即为完工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时,月末在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这种方法适合在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情况下采用。
教材p315[例19]某产品所耗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就是在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85元;月末在产品300件,定额工时共计1650小时,单位定额工时的直接人工定额为4.35元、制造费用定额为3.48元;月初在产品和本月生产费用累计为:直接材料费用为6345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15460元,制造费用为12580元。按定额成本计算法分配如下:
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不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日常修理费用和大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也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管理费用不多的,可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而将应核算内容并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题·多选题】(2007年)下列各项支出中,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
【解析】“选项d”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选项e”应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例题·单选题】(2008年)下列各项费用支出中,应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a.专门用于运送销售商品的运输设备的日常修理费
【解析】“选项b”应在“别的业务成本”科目核算;“选项c和d”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和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等。
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科目核算,不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市价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例题·多选题】(2008年)下列各项业务中,可能会影响企业当期利润表中盈利的有( )。
【解析】处置非货币性资产取得的净收益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影响盈利;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收取的补价影响长期股权投资所需成本,不影响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具体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非货币性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实物资产减值准备、未担保余值减值准备等。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中公允市价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指定为以公允市价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市价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等。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承担、出售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实现的损益,持有、出售可供出售金融实物资产实现的损益,持有、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实现的损益等。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入,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融资租赁时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大于该项融资租赁资产账面余额的差额、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市价份额的差额、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收到的因享受税收优惠而返还的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税金、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划转出去的应付款项、捐赠利得、盘盈利得等。
(1)企业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按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补助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企业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以后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营业外收入。
(3)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例题·单选题】(2010)企业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应直接计入()。
【例题·单选题】(2008年)企业收到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 )”科目。
【解析】企业收到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4)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在存在相关递延收益时,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必然的联系的各项净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融资租赁时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小于该项融资租赁资产账面余额的差额、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例题·多选题】(2009)下列各项损失或损耗,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的有()。
【解析】选项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发生的原材料净损失反映为别的业务收入与别的业务支出的差额;选项b,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造成的原材料毁损净损失应计入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保管过程中发生的产成品被盗净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为了进行本年利润的核算,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年度终了时,企业应将各收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贷方,将各费用、支出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科目借方。结转以后,“本年利润”科目余额如在借方,则表示企业发生的亏损总额,余额如在贷方,则反映企业本年度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年终,企业按上述步骤和方法计算出“本年利润”余额后,不论赢利还是亏损,均应依照国家税收的有关法律法规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并将所得税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然后才能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最终余额(即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若为借方余额,则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若为贷方余额,则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